针灸简介
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
配穴:依据辨证分型而取。
属脾虚湿带: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俞。
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腹结。
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
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
针灸文化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至前476年),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科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病时,指出要“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
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6至公元25年),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56至589年),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隋唐时期(公元581至907年),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2000多所中医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
隋唐时期(公元581至907年),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2000多所中医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
针灸概况
拔罐的好处
1
放松身心:拔罐的过程和效果有时可以带来放松的感觉,对于缓解压力、焦虑和改善睡眠有一定帮助。
2
提高皮肤健康:拔罐过程中,由于负压的刺激,皮肤可能会经历一些变化,被认为有助于改善皮肤的健康。
3
舒缓压力和焦虑:拔罐过程中的按摩和放松效应,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4
调整体内能量平衡:拔罐可能通过影响经络、气血流动等方面,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
5
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拔罐被认为能够激活体内的自愈机制,促进身体自身的修复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