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刺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也称为针刺疗法。它是通过针刺人体的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刺法主要包括针刺、火针、刮痧、拔罐等多种方法,其中针刺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施术部位
什么是中医刺法
病情宜忌
危重症候:《灵枢·五禁》篇中指出了元气耗伤、气血大亏,不宜用泻法的病候“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和脉证不符、不宜针刺的危重病证“五逆”(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觢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血笃重,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在针刺禁忌之列,必须详察病情,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特殊现象:《素问·刺禁论》(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和《灵枢·终始》(凡刺之禁,新内勿刺,已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怒,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而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是谓失气也。)论述了一些针刺禁忌,说明针刺前后要了解病者的起居饮食,妄施针刺会导致不良后果
疾病性质:《灵枢·终始》中论述了根据病情虚实以区别针刺深浅以进行补泻的方法(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病情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临床上应辨证施治(一般情况下:表证者宜浅刺,表寒者可用温针,表热者应疾出针。里证者宜深刺,里寒者可用补法,里热者应行泻法。虚证者用补法,虚寒者宜少针,虚热者可多针。实证者用泻法,表实者宜浅刺,里实者可深刺。寒证者宜深刺,久留针。热证者宜浅刺,疾出,并可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