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因为人的感统能力是建立在身体硬件的基础上,因此人的感统能力是与人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身体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感统表现。
胎儿期和儿童早期是人的感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身体的各个组织刚开始发育,可塑性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合适恰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感统能力的迅速提高。即使成长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也可以做出及时的调整。
但是同样的,正是因为可塑性强,所以这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感觉统合能力比较低,比如平衡性差、动作协调性不好、难以持续长久的注意力等。只有随着人的不断成长,身体的不断运用磨合,感统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在身体中所有影响感觉统合能力的因素上,神经系统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就代表了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水平。
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展现:
其一,传出和传入神经纤维的髓鞘化程度,以及信息传输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感统能力的反应速度。
髓鞘化是指神经细胞制造出绝缘的脂质鞘,从而加快神经传导的速度,这是影响神经传播的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专门讲解。
其二,神经系统的发育虽然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其本身也有固有的特点,既表现为发展的连续性又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
神经元
神经发育的连续性是指神经系统自身的发育是连续不断的,结构和功能也会不断的完善。
神经发育的阶段性是指不同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进程是不一样的,有其自身的关键期,错失相应的关键期就可能导致该能力发展不足,甚至终生难以弥补。
因此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也就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阶段
建立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基础上,人的感统能力发展有可以大体分为4个阶段。
个阶段:胎儿期
感觉统合的发展在胎儿时就开始了。胎儿尽管在母亲的体内,但是母亲的活动加上胎儿在母体内的自我运动,使得胎儿的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等能力开始发展。
而在顺产分娩的过程中,经过产道的挤压,胎儿就好比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感统训练,为以后的感觉统合建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母亲的饮食、运动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胎儿,因此母亲应该遵照医生的嘱咐,要适量的运动、合理的膳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的为孩子的感统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3岁前,初级感觉统合阶段
我们人类跟其它的动物不一样。其它动物的婴儿刚出生后,基本不就就可以做到迅速的独立,但是我们人类就不同了,需要父母的长期照顾。
刚出生的婴儿,大脑的重量仅有400克左右,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1岁时,大脑的重量比出生时重两倍,达成人脑重的50,3岁时达到成人大脑的85。
换句话说,直到3岁左右,人的各个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才算是初步发育完善,孩子开始能跑能跳,能说会道,才算是一个初步具备独立能力的个人。
这一阶段的发展可以看作胎儿期的延伸。因为胎儿期发育不够完善,所以需要这一阶段来弥补。身体各项机能的快速发育,让孩子首先具备了一个具有可塑性的身体基础。
第三阶段:3-7岁中级感觉统合阶段
3岁后的儿童感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岁儿童的大脑已经达到了成人的90,基本发育完全。不仅大脑中神经元的连接持续增多,同时一个新的神经元发展阶段开始出现:突触修剪。
突触修剪简单的来说就是消除那些不必要的突触神经,增加强化那些经常运用的神经。也就是说突触修剪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开始变得更加高效高效了。
而让我们神经系统高效的关键就是外界刺激。
充分运动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外界刺激,有用的神经系统得到不断地利用强化,而经常得不到使用的神经就开始消退。这就为孩子更加复杂的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突触修剪的出现使得大脑功能开始分化。本体觉、前庭觉、触觉、视觉、听觉变得更加细分,能力更加强大。
这阶段是大脑分化和差异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也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时期。
第四阶段:7岁至青春期,高级感觉统合
7岁以后,大脑自身的生理发育开始减缓,到10岁左右就基本定型了。
随着突触修剪和髓鞘化的发展,儿童的反应速度更加灵敏,各种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日益完善,其它的肌肉、耐力等水平也在不断的运动下得到提高,日益接近成人水平。可以说,孩子的这一阶段,大致的感觉统合能力已经基本定性,以后某个方面可能经过专门的训练有突触的表现,否则孩子的很难有很大的突破了。
这段时期是大脑发育的成熟期,神经元连接和髓鞘的增速越来越慢,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阶段,也是感觉统合训练的机会。
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